赚钱效应好转,期指触底信号显现?

许青辰   2020-04-17 本文章237阅读
随着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不断加码以及疫情的逐步好转,全球经济活动将逐渐恢复,需求也将逐步恢复正常,进而带动企业盈利水平逐季回到常态,形成估值修复的动力。市场已经进入了底部区间,4—5月进入政策密集期。由于目前市场风格仍是成长股强于金融股,故我们更看好IC在未来的表现。

1

海外疫情出现好转势头,金融市场企稳

我们跟踪了GDP前20国家和伊朗的疫情状况,中国和韩国已经进入疫情控制期,而欧洲正在逐渐走出“至暗时刻”,从疫情暴发期向疫情控制期过渡,美国则正处在疫情的暴发中期,而新兴国家(如: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疫情则在快速暴发。从单日新增病例数来看,欧洲和美国均在4月初出现了阶段性的高峰,虽然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还在增长中,但是日环比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微信图片_20200417140516.jpg
GDP前20国家及伊朗疫情阶段

微信图片_20200417141333.jpg

IC合约各期基差(%)

疫情状况的好转以及前期财政、货币政策的持续发力,使得海外市场的恐慌情绪有所消散,欧美股票市场纷纷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多国指数纷纷进入技术性牛市,“美元荒”的现象也有明显好转。 目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扩张。 随着大量流动性的注入,美国信用市场也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和。 美国高收益企业债利差虽然仍处在较高的水平,但较前期高点已经有明显下滑。 信用环境的边际向好也从侧面表明金融环境正从疫情刚暴发时的恐慌转向目前的相对理性。 在疫情的发展趋势相对明朗时,投资者开始较为理性地评估疫情对经济以及企业未来的影响。

2

企业盈利状况有望逐季恢复正常,带来估值修复动力
回到A股,海外市场的企稳以及反弹也为A股的风险偏好修复提供了支持。 目前正值2020年一季度财报季。 从基本面因子来看,受疫情影响,本季上市公司基本面将出现严重恶化。 截至4月14日,沪深两市共有1601家上市公司公布2020第一季度财务预告(大部分创业板公司已公布),其中业绩向好有489家,占比仅为30.5%,近10年来最低。 首亏公司家数占比出现较大提升,由2019年第四季度的12.9%上升至27.4%,续亏公司家数占比也由6.2%升至15.2%,首亏以及续亏公司占比也为近10年来最高。
同时,A股估值也处在历史较低的水平。截至4月14日,沪深300指数PE为12.45倍,处在历史37%的分位;上证50指数PE为9.58倍,处在历史23%的分位;中证500指数PE为27.11倍,处在历史23%分位。市净率数据更为低估,沪深300指数PB为1.49倍(历史27%分位);上证50指数PB为1.17倍(历史11%分位);中证500指数PB为1.99倍(历史14%分位)。三大指数的估值水平均处在历史较低水平,极低的估值水平说明市场已经消化了一季度糟糕财报季的影响。
宏观方面,进出口数据超预期。3月进出口增速回升且高于预期,中国对美国进口增速回落,但对美农产品进口增长较快,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是新冠疫情的扩散将对国际贸易造成冲击,中国经济稳增长需要加大扩内需政策力度。社融数据大幅超预期。3月新增社融5.16万亿元、大幅超出市场3.14万亿元的预期。社融的放量显示政策对疫后纾困及稳增长的力度加大。PMI环比回升,同比较弱。PMI指数在2月大幅下挫后3月显著回升至52.0%。但各项高频指标显示,3月经济活动同比可能仍然处于负区间。3月经济活动环比回升、但同比仍然疲弱。
宏观上看,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持续发力将部分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可简单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一季度,国内疫情暴发经济活动暂停内需严重不足。二季度,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内需恢复,海外疫情暴发外需严重不足。三季度,内需恢复常态,海外疫情得到控制外需恢复。四季度,疫情已无太大影响,全球经济活动回到常态内需和外需也恢复正常。
所以,未来A股的基本面很有可能出现逐季向好的趋势,而盈利水平的恢复有提升估值水平的动力。

3

量价和市场情绪均显示股市进入筑底期
在我们长期跟踪的25个量价因子中,以中证500指数为例已经有16个因子由超跌特征转为底部特征(比如,量能出现明显萎缩和高Beta行业企稳反弹等),更有6个因子已经转为趋势上攻特征(比如,势能因子和指数连续多日在Boll中轨上方运行等)。 从幅度来看,中证500指数在3月最大调整幅度近15%,市场的快速下跌也使得本次调整成为了“空间换时间”的方式,即调整的时间跨度可能不会很长。
从情绪指标上看,融资买入额对总成交额的占比已经由2月11%左右的水平降至目前的8.7%(一般该指标超过10%时说明市场存在过热迹象),表明杠杆资金的情绪也从2月快速反弹期的亢奋转为目前中性偏保守的态度。北上资金近期再现持续大额净流入的状态。由于货币政策刺激的力度差异,美国“无限制QE”,而中国不搞“洪水漫灌”,导致中美利差持续扩大且中国经济恢复周期将领先于欧美。故中期看,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将持续提升,北上资金增配A股仍将是大势所趋。市场的中期(30日和60日)和短期(5日和10日)历史波动率都处在上升的状态中,与美股下跌时波动率放大的特征不同,A股在上涨时波动率往往会持续放大。
同时,近期市场的赚钱效应相较于3月底也在逐渐变好。市场风格上面,从月级别来看,成长股的表现依旧强于金融股。由于IF和IH的成份股中,金融股的占比较大,而IC的成份股中成长股占比较大,故在成长强于金融的市场风格下,IC也有望强于IF和IH。但是要注意多IC空IH或IF策略的风险点在于大盘消费股的表现。如果消费复苏超预期,策略需要谨慎。
总结,期指趋势方面,大方向看多。我们认为较低的估值水平已经反映了当期基本面的悲观状况。随着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不断加码以及疫情的逐步好转,全球经济活动将逐季恢复,需求也将逐季恢复正常,进而带动企业盈利水平逐季回到常态,形成估值修复的动力。4—5月进入政策密集期,政策预期是目前支撑市场的另一大重要因素,而政策的预期将一直持续到全国两会结束。同时,远月合约也提供了充分的贴水保护,IF2009合约贴水3%—4%;IH2009合约贴水4%—5%;IC2009合约贴水5%—6%。
品种方面,由于目前市场风格仍是成长股强于金融股,故我们更看好IC合约在未来的表现,建议布局IC2006或者IC2009合约。市场波动仍旧较大,也为摊低成本提供了条件。


一键咨询